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:從筆記到藍圖,邁向自主的旅程

 讀完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這本書,我彷彿被一場溫柔的革命喚醒。作者以輕快的筆觸,拆解了「工作」與「上班」的枷鎖,引導讀者重新定義人生軌跡。這不是一本教你辭職的速成指南,而是邀請你拿起筆,畫出屬於自己的地圖。書中那些看似簡單的練習——從回溯童年熱愛,到預想十年後的日常——讓我停下腳步,反思:我真正想過的,是什麼樣的生活?以下是我從書中提煉的筆記,化作一篇心得,記錄這場內心的對話,也許能成為你的啟發。

回溯根源:找回那份純粹的喜悅

書中第一個練習,便是「20歲前最熱愛的事情」。我閉眼回想,小時候的我,最愛在陽台上畫畫,聽著收音機裡的兒歌,畫出奇幻的世界;或是在公園追逐蝴蝶,彷彿時間永遠停在午後的陽光裡。這些事「樂在其中」,不是為了獎賞,而是那種忘我的沉浸——書裡稱之為「心流」(flow)。當我全神貫注時,周遭喧囂消失,只剩純粹的快樂。這讓我意識到,成年後的我,漸漸被例行公事淹沒,卻忘了這份本能。

為了更清晰地連結過去與現在,我畫了一張「生命歷程圖」:從童年到職場,每個轉折點都標註上「現有角色身份能力共通點」。例如,我發現自己無論在學生時代的社團組織,還是現在的工作協調,都擅長「連結人與事」——這是我的核心共通點。接著,我列出一張「專長能力表」:寫作(能轉化複雜想法為故事)、傾聽(幫助他人梳理情緒)、策劃(從小旅行到項目管理)。這些不是空洞的自我標籤,而是基石。書中強調,「自己做一些行動去定義自己人生」,於是我決定:從下週開始,每週挑一件童年熱愛的事重溫,比如重拾畫筆,記錄「我拿我的幸運做了甚麼?」。或許,那份幸運不是中樂透,而是這些被忽略的才華。

預想未來:從藍圖到日常細節

書中最迷人的部分,是「回推十年後理想生活樣子」。我試著想像2035年的自己:早晨在陽光灑落的書房醒來,喝一杯手沖咖啡,然後開著一輛簡約的電動車,駛向位於郊區的綠意小屋。那房子是木造的兩層樓,後院有菜園和鞦韆,遠離都市的喧鬧。職業?或許是個獨立顧問,專門幫助生活困難的人——從情緒困擾的年輕人,到需要幼兒照護的家庭——透過工作坊和線上課程,傳遞「基本理財」和「情緒管理」的工具,讓他們的生活容易一點。

更詳細地描繪一天:七點起床,穿著舒適的亞麻襯衫和牛仔褲(永遠不追潮流,只求自在),先在後院伸展,做些簡單的瑜伽,喚醒身體的熱情。八點,吃一頓豐盛的早餐——新鮮蔬果沙拉配全麥麵包,邊吃邊和鄰居的長者聊天,他們分享園藝心得,我則聽取他們的故事。上午,開車去社區中心,帶領一場「運動與心靈療癒」工作坊,教大家用散步和呼吸法對抗情緒低谷。中午,在戶外野餐,遇見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,我們討論旅遊計畫——或許下個月去台灣的山林,邊走邊記錄如何用科技幫助偏鄉幼兒學習。下午,回小屋寫作,創作故事宣揚「幫助小朋友」的價值。晚上,圍著餐桌和家人享用家常菜——蒸魚、炒青菜和自製湯圓,談笑間回味一天的感動。最後,讀一本書入睡,那份「什麽事還讓你保有熱情和感動?」答案是:見證他人蛻變的瞬間,比如一個曾掙扎的年輕人,透過我的分享,找到財務自由的起點。

這十年願景,不是遙不可及的夢,而是「動機x能力」的產物。書中建議將目標拆成30份小步,我試了:從「幫助100人理財」拆解為「今天讀一篇理財文章」「明天分享一則故事」,每份都配上提示,如「想像這步如何帶來自主性」。同樣,「兩年封面故事」練習更添戲劇性:想像兩年後的今天,《時代》雜誌(或香港的《壹週刊》)以我為封面,標題是「從上班族到改變者:他用故事療癒城市孤獨」。故事聚焦我的角色——「社會故事家」,我做了什麼?創辦一個平台,結合旅遊、運動和情緒支持,幫助生活艱難者重獲力量。專訪片段想像如下:

採訪者: 「你如何從平凡上班轉向這份使命?」 我: 「一切從一本書開始。我發現,真正的自由不是不工作,而是工作讓自己熱愛的事。過去,我總在格子間掙扎;現在,我用故事連結人,讓理財變得親切,讓幫助幼兒成為日常。」

採訪者: 「什麼讓你堅持?」 我: 「熱情來自見證改變。一位單親媽媽,透過我的工作坊學會預算管理,終於能帶孩子旅行。那一刻,我知道,這不只是工作,是連結。」

這「北極星指標」——笑容滿面的封面照——提醒我,目標不是結果(如賺多少錢),而是行動(如每天寫一則故事)。書中教導,「訂行動目標,不是結果目標,控制到」——於是我設定:每週三場A/B測試,試驗不同故事風格,事後覆盤,優化下次。

工具與習慣:從混亂到清晰

書中不只談理念,還提供實戰工具。「子彈筆記」成為我的新寵:追緃過去(記錄生命轉折)、釐清現在(盤點專長)、設計未來(列願景)。我用Google Sheets分類——健康(運動與飲食)、家庭(感恩時刻)、工作(任務清單)——簡單卻強大。另一習慣是「日誌」:每天寫「一個自我肯定」(如「我擅長連結人心」)、「三個重點任務」(如讀書、寫作、聯繫友人)、「三個感恩」(如陽光、書籍、支持者)、「一個檢討」(如「今天太拖延,明天早起」)。這不僅追蹤進度,還培養「保持動力三個方法」:自主性(自己選任務)、勝任感(小勝積累)、關聯性(分享給他人)。

另外,「盤點想模仿的偶像」讓我列出清單:魯米(那句「當你開始踏上路途,路就會自己展開」出自他的詩,總在迷茫時給我力量);或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的作者,教我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——讀書不是消遣,而是投資內在平靜。最後一則筆記,「我們的篤定和平靜,來自我們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」,道盡一切:書是燈塔,路是試煉,兩者交織,才有自主的人生。

結語:踏出第一步,路自展開
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不是結束,而是起點。它提醒我,人生不是被動上班,而是主動設計。從童年心流,到十年藍圖,從子彈筆記到A/B測試,每一步都邀請我行動。未來,我會多些旅遊(探索新靈感)、幫助幼兒(用故事點亮他們)、推廣運動與情緒支持(讓更多人輕鬆生活)。正如魯米所言,當我邁步,路會展開。或許,你也該拿起筆,開始你的筆記——因為,自主,從現在開始。

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

滙豐千億「吞噬」恒生:155元驚天溢價,拆解中國地雷還是香港金融的華麗轉身?

 想像一下,一家百年老店突然被母公司以天價私有化,結束半世紀的上市輝煌,背後是為了「拆彈」還是重生?就在2025年10月9日清晨,香港金融圈被一枚重磅炸彈炸醒:滙豐控股(0005.HK)宣布擬以每股155港元、總值逾千億的驚人出價,將恒生銀行(0011.HK)完全私有化。這不僅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銀行併購,更是滙豐對亞洲布局的一次大膽賭注。溢價三成看似慷慨,卻讓人忍不住追問:這筆錢,究竟是救贖香港,還是化解隱藏的中國風險?

震撼出價:恒生從「獨立女王」變身「全資女兒」

一切從一紙公告開始。滙豐透過全資附屬公司滙豐亞太,提出附條件協議收購恒生剩餘36.5%的股份,每股作價155港元現金。這筆交易總值約1061億港元(約合136億美元),相當於恒生上半年賬面值1.8倍市賬率(P/B),並較恒生過去12個月平均股價溢價逾50%。 對比恒生上日(10月8日)收市價119港元,這溢價高達30.3%,瞬間點燃市場情緒。

恒生股價如脫韁野馬,早盤狂飆26%,一度衝上149.4港元,創下交易量新高。 這家成立於1933年的香港老牌銀行,即將結束53年的上市地位,從香港交易所(HKEX)退市。更有趣的是,恒生指數——那個伴隨香港股市半個世紀的「老夥伴」——恐將面臨尷尬:未來還叫「恒生」嗎?網民調侃「像菠蘿包裡沒菠蘿」,但對股東來說,這是天上掉餡餅。滙豐強調,私有化後恒生品牌將繼續運作,並維持對香港的人才投資和業務擴張,聽起來像是一場溫柔的「家變」。

然而,母公司滙豐的股價卻逆勢下挫逾5%-6%,原因是這筆交易將暫停滙豐未來三季度的股份回購,以保存資本。 市場擔憂:滙豐上半年稅前盈利雖有158億美元,但這筆千億出價僅用半年利潤就能「吞下」,時機看似完美,卻也暴露了資金壓力。專家直言,滙豐出手「一絕」,但失敗風險不小——需股東批准和監管綠燈,過程可能拖上數月。

背後秘密:拆彈中國地雷,還是押注香港未來?

為何現在?為何這麼貴?這筆震撼出價的「秘密」,或許藏在滙豐的全球戰略轉型中。表面上看,這是滙豐對香港的「愛的宣言」。集團行政總裁諾埃爾·奎因(Noel Quinn)公開表示:「這是為了增長的投资,我們對香港充滿信心。」 私有化將讓滙豐更靈活整合資源,強化亞洲零售銀行業務,尤其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樞紐。

但深挖下去,更像一場精密的「拆彈行動」。恒生銀行深耕香港,卻有大量中國大陸業務暴露——尤其是房地產貸款,不良貸款率高達6.7%。 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、中國房地產危機延燒的背景下,這些「地雷」成了滙豐的隱患。私有化後,滙豐可將恒生中國業務更緊密整合,或逐步剝離風險,避開上市公司的嚴格披露要求。分析師指出,這或許是滙豐回應中國推動「替代美國系統」呼聲的策略性一招,讓恒生脫離公開市場的放大鏡。

X平台上,討論如火如荼。有人驚呼「香港金融地震」,視為滙豐「全面收購」恒生的信號;也有人擔憂「恒生退市後,香港股市少一塊招牌」。 更有投資者預測,這將引發香港銀行股的連鎖效應,SoftBank的機器人收購案已推升日經指數,香港或許也能借勢反彈。

誰笑到最後?投資者、香港與全球的蝴蝶效應

對小股東來說,這是場意外之喜:若交易成真,套現155元意味著30%回報,遠勝於恒生近一年跌幅。但大投資者如公積金局,可能需權衡長期價值——私有化後,恒生淪為滙豐的「內部資產」,透明度降低,股息政策或變數叢生。

對香港金融業,這是雙刃劍。一方面,強化滙豐的本地根基,或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回流;另一方面,恒生退市象徵香港股市的「去中國化」趨勢,恐加劇人才外流和市場信心危機。全球視角下,滙豐此舉像極了歐美銀行的亞洲版「堡壘策略」:在利率戰和地緣風暴中,押注穩定樞紐而非高風險大陸。

這筆千億交易,究竟是拆解危機的終極一招,還是香港金融重生的華麗轉身?它提醒我們:在資本的棋局中,溢價往往是煙霧彈,真正考驗的是誰能笑到最後。投資者,你會賣出套現,還是押注滙豐的「香港夢」?下一個震盪,或許就藏在這場「家變」之後。

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

《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》

《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》(和自己說好,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: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) 係由Bronnie Ware所寫,根據佢同臨終病人的交流,總結出臨終者最常見嘅五大遺憾。以下係書中提到嘅五大遺憾:


1. 我希望我有勇氣活出真我嘅人生,而唔係活喺別人嘅期望中

好多人回顧人生時,後悔冇跟隨自己嘅心願,過分在乎別人嘅期望或社會嘅壓力。

2. 我希望我冇咁努力工作

特別係男性,後悔將太多時間花喺工作上,而忽略家庭同個人生活嘅平衡。

3. 我希望我有勇氣表達自己嘅感受

好多人後悔因為怕衝突或尷尬,而壓抑自己嘅情感,導致關係疏遠或內心遺憾。

4. 我希望我同朋友保持聯繫

臨終者常後悔冇花時間維繫同朋友嘅關係,隨住時間流逝,失去重要嘅人際聯繫。

5. 我希望我畀自己活得更開心

好多人意識到自己有能力選擇快樂,但因為慣性或恐懼,冇追求真正嘅滿足同喜悅。


呢五個遺憾提醒我哋要珍惜當下,活出真我,並重視人際關係同內心嘅快樂。


我睇呢本書嘅時候覺得有啲悶,或者係因為已經對呢啲野睇化左,反而仲會覺得,只要你冇做好理財及達唔到財務自由,咁都係難免會有以上的regrets,就好似作者自己喺書裏面其實都經常遇到錢的問題,作者雖然講到做安寧看護可以喺臨終者身上學習、很熱愛呢份工作,但其實作者都係經常面對住無工作、無收入時的困境,睇住自己身邊嘅朋友都係同樣情況,一個明明有病,但係為左生存、保住份工,都係要不停OT,另一個因為要生存及供樓,都係要每個月追數,而我亦都係因為每月要應付家庭開支而不停賣時間,當你為左保住份工時,你又點會夠膽不乎別人嘅期望或社會嘅壓力、點會夠膽表達自己嘅感受、點會夠膽唔努力工作,又點會有時間陪伴家人、同朋友保持聯繫,咁又點會開心呢!? 大家都係身不由己...

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

「靈魂拷問」

我們有選擇專注在甚麼上的自由

當我沒有任何限制時會做甚麼事


以下是一些能夠引發深思的「靈魂拷問」,這些問題旨在幫助你探索內心、價值觀和人生方向。建議你找一個安靜的時刻,誠實地面對自己,慢慢思考這些問題,甚至可以寫下答案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:


1. **如果時間和金錢都不是問題,你會如何度過你的一天?**  

   這個問題能揭示你真正的熱情和優先事項。你的答案是否與現在的生活方式一致?如果不一致,阻礙你的原因是什麼?


2. **你最害怕失去的是什麼?為什麼?**  

   這可以幫助你發現你最珍視的東西,可能是某段關係、某種身份認同,還是內心的某種信念。這種恐懼是否在驅使你的決定?


3. **如果沒有人會評判你,你會做出什麼不一樣的選擇?**  

   這個問題讓你反思有多少決定是受外界期望影響,而不是出於真實的自我意願。你是否在為別人而活?


4. **你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是什麼?為什麼這件事對你如此重要?**  

   回顧你的高光時刻,能揭示你的核心價值觀和驅動力。這個時刻是否與你的長期目標有關?


5. **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,你會改變什麼?為什麼現在不做?**  

   這個問題能幫你識別生活中哪些部分被拖延或忽視,以及背後的原因(恐懼、惰性還是其他)。


6. **你最常對自己說的「藉口」是什麼?它如何限制了你?**  

   每個人都有些習慣性的自我限制信念,比如「我太忙」「我沒那個能力」。誠實地面對這些藉口,能幫助你突破心理障礙。


7. **你是否真正原諒了那些傷害過你的人?如果沒有,這對你有什麼影響?**  

   這個問題探討你與過去的關係,以及未解決的情緒是否仍在影響你的當下。


8. **如果要用三個詞來形容你的人生目標,它們會是什麼?**  

   這能幫助你提煉出你最核心的追求,並檢視當前的生活是否與這些目標對齊。


9. **你覺得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?你希望他們怎麼看你?**  

   這個問題能讓你思考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之間的差距,以及你是否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。


10. **什麼是你一直在逃避面對的真相?**  

    這是最直接的靈魂拷問,可能涉及某個你不願承認的現實,比如一段關係、一個習慣,或是對未來的恐懼。誠實回答可能會帶來突破。


### 建議:

- **記錄答案**:用日記或筆記記下你的思考,這樣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內心。

- **慢慢來**:這些問題可能會引發強烈的情緒,給自己時間消化。

- **定期回顧**:過幾個月再回看你的答案,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成長或變化。


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

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書評

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書評:用MILES架構同心態,創業無懼風浪!

你有冇試過覺得創業好似一場未知嘅冒險?有時捱晒命但無回報,有時又見到別人好似無啦啦就一飛沖天?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好似一個貼心嘅人生教練,教你點樣用你獨一無二嘅 MILES架構(財力、才智與洞見、地點與運氣、教育與專業、地位)同正確嘅心態,喺創業路上突圍而出!呢本書唔單止講創業技巧,仲係一本幫你認識自己、擁抱人生高低起伏嘅心靈指南,特別強調你嘅「心態」係將優勢化為成功嘅關鍵!

努力同運氣:創業嘅平衡之道

書中提到,創業成功要喺「努力必有回報」同「運氣也很重要」之間搵到平衡。呢個觀點真是一個當頭棒喝!努力畀你底氣,喺成功時保持謙卑,知道自己點樣一步步行到今日;但運氣又提醒你,唔好因為失敗或者見到別人比你好就自卑同嫉妒。書中用真實例子,例如有創業者點樣靠堅持將小生意變成大企業,又有啲人點樣喺時機巧合下把握機會,說明呢種平衡嘅智慧。呢啲故事好貼地,唔單止幫你創業,仲幫你喺人生嘅起伏中保持心態平和。

我讀到呢度真係好有共鳴,因為我都有試過見到朋友創業成功時會懷疑自己「點解我唔得?」。但書中提醒我哋,每個人嘅「不平等優勢」同心態係獨門武器,幫你喺競爭中脫穎而出!

MILES架構:你嘅五種創業超能力

書中提到嘅 MILES架構,係幫你發掘獨特潛能嘅五大不平等優勢,每個都同你嘅心態息息相關:

  1. 財力(Money):你擁有嘅資本,或者你可以搵到嘅資金。唔一定係大把錢,可能係你點樣用小額資金開始,例如用儲蓄開個網店。書中提到一個創業者用有限資金開始副業,最後變成全職事業,靠嘅係心態上嘅創意同決心。

  2. 才智與洞見(Intelligence and Insight):包括學習力、社交智商、情緒智商同創意。你點樣同人相處、解決問題嘅方法,都係你嘅優勢。例如一個創業者用佢嘅社交技巧,喺行業活動搵到投資者。

  3. 地點與運氣(Location and Luck):你身處嘅地方同時機。例如喺一個新興市場創業,或者喺某個時機搵到好機會。書中提到一個喺小城市創業嘅人,因為了解當地需要,成功打造本地品牌。

  4. 教育與專業(Education and Expertise):你喺學校或者自學學到嘅技能。例如你擅長寫程式、設計,或者對某行業有深入了解,都可以幫你事半功倍。

  5. 地位(Status):你嘅社會脈絡、人脈同自信心。例如你嘅朋友網絡、行業關係,或者你對自己嘅信心,都可以幫你喺創業路上走得更遠。

最重要嘅係,書中強調呢五種優勢都建立喺 心態 之上。無一個積極、開放同願意學習嘅心態,你嘅財力、人脈或者技能可能白白浪費;但有咗正確心態,呢啲優勢就能變成你嘅創業超能力!例如,書中提到一個創業者雖然無大資金,但靠住樂觀同創意嘅心態,用小本經營打造出成功品牌。呢個觀點真係好有啟發,讓我明白心態係點樣將普通嘅資源變成非凡嘅成果!

寧靜禱告:創業路上嘅心靈羅盤

書中借用一句好有力量嘅禱告,幫你喺創業嘅風浪中穩住心神:

請賜我寧靜,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;請賜我勇氣,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;請賜我智慧,以分辨二者的不同。

呢句話好似一個心靈羅盤,提醒我哋喺創業嘅壓力同混亂中,分清咩係自己控制得到、咩係控制唔到。例如,你控制唔到市場嘅變化,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嘅學習態度同執行力。書中教你點樣用呢種智慧,專注喺自己嘅MILES優勢,唔好浪費心力喺無謂嘅比較或者抱怨。讀到呢度,我真係好有共鳴,因為我哋成日會為啲唔由得自己嘅事而煩惱,但呢句禱告畀我一個新視角:接受唔到嘅,放手去做可以做到嘅!

認識你自己:創業嘅終極武器

書中引用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嘅名言:「認識你自己」。呢句話喺創業路上真是一個金科玉律!作者強調,創業唔單止係搵錢或者做生意,仲係一個認識自己、發掘潛能嘅旅程。你嘅MILES優勢同心態,係你喺競爭中脫穎而出嘅關鍵。書中提供實用方法,例如透過寫日記、列清單,幫你搵出自己嘅財力、人脈、技能等優勢,然後將佢哋化為創業嘅動力。

我試過跟書中建議,寫低自己嘅MILES優勢,例如我嘅人脈(朋友同舊同事)、我嘅耐性同對學習新事物嘅熱情。呢個過程好似同自己重新傾偈,幫我更清楚自己嘅強項同想要嘅人生方向,仲畀我勇氣去試新嘢!

點解你要即刻拎起呢本書?

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唔係一本淨講理論嘅書,而係好似一個朋友同你分享人生經驗,教你點樣用MILES架構同正確心態去創業。佢嘅語言好親切,例子好貼地,無論你係準備創業嘅新手、已經喺路上嘅老手,定係只係想喺人生中搵到新方向,呢本書都會畀你啟發。特別係如果你成日覺得自己「唔夠好」或者「運氣唔夠」,呢本書會幫你重新審視自己嘅優勢,畀你信心同智慧去追夢。

讀完之後,我開始試著列出自己嘅MILES優勢,例如我嘅人脈同學習新事物嘅熱情,仲有我喺逆境中學到嘅韌力。呢個過程真係幫我搵到新嘅方向,仲讓我喺人生其他方面都更有自信。書中提到嘅心態重要性,更加提醒我:只要有正確嘅心態,任何挑戰都可以變成機會!

準備好未?用MILES同心態創業!

試想吓,如果你可以用自己獨一無二嘅MILES優勢同正面心態,去打造一個屬於你嘅事業,係咪好正?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唔單止講創業,仲講點樣用你嘅財力、才智、地點、教育、地位同心態,喺人生嘅舞台上大放異彩。快啲拎起呢本書,開始發掘你嘅MILES優勢,用你嘅心態同智慧,踏上創業同人生嘅新旅程!

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

罰單事件

琴日日揸咗表姐公司車出去,雙白線U-turn,俾個警察捉咗,罰咗$450,架車冇換新行車證,再罰多$320


中招嗰吓係會緊張,呢家我遇到呢啲特別事,我都會記錄低,拆解吓自己思想、心情。


首先係會review 件事,再反思,下次唔再犯。


錢我就一向都好在意,會諗剛買鞋,死慳爛慳買對$288咁平,但犯一個錯就蝕$450,但其實兩樣野係冇關聯,之後又會諗,前日HSBC 回贈左$500 俾我(因為之前借左廿萬),當補返,但其實都係冇關聯,最終都係自己個pool 出錢。


又會諗,其實幾百蚊唔係好多,比起嗰啲去左KK園嘅人或其他不幸的人,真係好小事。


又會諗,靠慳真係慳唔到呢啲錢,一定要諗方法開源,慶幸自己有做吓定期,$1萬 x 4.5% 一年就有$450。


頭一個鐘較有感覺,之後都冇乜野,訓覺時及訓醒都會諗小小,但應該都好快會唔記得呢件事。


另外又會諗,當我遇到呢啲事時,我會想得到身邊人咩野行動或安慰,若表姐話會出一半,我諗我會幾開心。


另外又會諗,我cut 雙白線U-turn,俾個警察捉咗,罰咗$450,架車冇換新行車證,再罰多$320,表姐話兩張單都可以試俾佢公司找,我好快決定左自己俾$450,另外$320俾佢公司。


其實我個人心底幾介意我與佢公司的錢銀瓜葛,呢張$320,若我冇cut線,應該都唔會有,但若有續證,亦都唔會有,有小小因果關係,若我係有錢人,我會找晒啲罰單佢,不過都冇得如果,因為若我真係有錢人就唔會揸呢架車出去。


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

《讓錢自己流進來》書評:想學財自?不如重溫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

 如果你同我一樣,夢想實現財務自由,搵本好書去學點樣「讓錢自己流進來」,可能會對呢本書有啲期待。可惜,睇完《讓錢自己流進來》之後,我覺得佢同我期待有啲落差。如果你要搵一本啟發性強又實用嘅理財書,我會建議你不如返去重溫經典嘅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,可能會有更大收穫!

內容有啲似曾相識

呢本書主力講點樣建立一個「讓錢自己流進來」嘅系統,強調唔可以淨靠勞力同時間搵錢,因為我哋嘅精力有限,特別係到老無被動收入會好危險。呢啲概念同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講嘅被動收入同資產負債觀念好相似。我嘅閱讀體驗係,呢本書好似喺重溫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嘅基本理論,但無乜新嘅觀點或者深入嘅實操建議。如果你已經熟讀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,可能會覺得呢本書有啲重複。

七大能力:聽落吸引,但欠缺指引

書中提到要實現財自,需培養七大能力:

  1. 學習力:不停學新知識,例如投資同市場趨勢。

  2. 影響力:用影響力搵合作機會。

  3. 溝通力:學會說服同推廣自己嘅想法。

  4. 目標管理能力:訂立清晰嘅理財目標。

  5. 時間管理能力:專注高回報嘅事。

  6. 借力:善用他人資源同網絡。

  7. 執行力:將計劃化為行動。

呢啲能力聽落好有用,但書中嘅講解比較概括,缺乏具體嘅例子同執行方法。例如,佢提到「借力」,但無詳細教你點樣搵到靠譜嘅partner或者導師。相比之下,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用故事形式(富爸爸同窮爸爸嘅對比),將類似概念講得更生動同易明,仲有實際例子(例如投資物業)幫你明白點樣起步。

知易行難,呢本書幫唔到太多

好多人都知「低買高賣」會賺錢,但執行起來好難,需要用腦去諗。遺憾嘅係,呢本書無畀到足夠嘅實操指引,幫你跨過「知易行難」嘅門檻。我覺得如果書中可以多啲貼地嘅案例(例如點樣開始小額投資、點樣制定理財計劃),可能會更有啟發性。

點解我推介其他書?

老實講,睇完《讓錢自己流進來》之後,我覺得佢對理財新手可能有啲基本啟發,但對於想深入學習財自嘅人,內容略為淺同重複。如果你係新手,想搵一本更易上手同有故事性嘅書,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絕對係更好嘅選擇。佢用簡單嘅語言同生動嘅故事,講解咩係資產同負債、點樣讓錢為你工作,畀你一個清晰嘅理財思維框架。如果你是老手,不妨搵一啲更進階嘅書,例如講股票分析或者創業策略,會比呢本書更有挑戰性。

想學理財?揀啱書最重要!

人生嘅時間寶貴,搵書睇都要搵啲真材實料嘅!《讓錢自己流進來》可能唔係我嘅心水,但如果你對財自有興趣,不如拎起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重溫,或者搵其他更實用嘅理財書。希望你搵到一本真係幫到你嘅書,踏上財務自由嘅第一步!

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

魚池壞泵事件

琴日魚池個泵壞左,我即時叫左在現場的判頭去睇睇,佢都只能call電燈師傅睇,我同步問左上級有咩處理方法,但佢都未有指示,而最後都未搵到師傅當日去睇,第二日,死淨三條魚,早上搵左內部技工去睇,原來佢有個士啤泵可以換左佢就搞返掂。


呢件事,回想自己做錯左嘅係冇諗到內部技工可以處理,只能當吸取經驗,下次要即時諗埋內部技工先。但心裏硬係有點在意,原因係明明可以好簡單處理到,但冇諗到。


當然亦都係結果諗,若早上內部技工都處理唔到,其實都係要等搵到電燈師傅先處理到,而結果都係會死淨三條魚。



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

《實踐你夢想的第1本筆記書》書評:用手帳解鎖真我,活出你想要嘅人生

你有冇試過覺得人生好似迷霧中行路,明明好努力,但總係唔知自己點解唔開心,或者想要啲乜?《實踐你夢想的第1本筆記書:讓你輕鬆上手、堅持下去、達成心願的25個手帳妙招》好似你嘅人生導航,教你點樣用簡單嘅筆記方法,解鎖真實嘅自己,搵到屬於你嘅方向同快樂!

你真係了解自己?定係喺度「自己呃自己」?

好多人都以為自己好了解自己,但書中一針見血咁指出:我哋好多時都喺心理上「自己呃自己」!例如話好想追夢,但成日搵藉口拖延;或者覺得自己好忙,但其實係將時間花喺無意義嘅事上面。呢本書教你一個簡單又超有效嘅方法——記錄。透過將你嘅行為、思想、喜好同感受寫低,你會好似剝洋蔥咁,一層層發現真實嘅自己。原來,了解自己唔係靠空想,而係靠一枝筆、一本簿!

25個手帳妙招,幫你搵到人生方向

書中介紹咗25個手帳技巧,教你點樣用筆記去整理人生,搵到自己嘅目標同動力。以下係我特別有共鳴嘅幾個方法:

  • 記錄日常點滴:唔係要你寫長篇日記,而係簡單記低你每日嘅小事,例如食咗啲乜、點解今日特別開心或唔開心。慢慢你會發現,自己嘅情緒同行為背後有啲咩規律。

  • 列出喜歡同唔喜歡嘅清單:寫低你鍾意同唔鍾意嘅東西(例如食物、活動、甚至人!),會幫你更清楚自己嘅價值觀同偏好,避免盲目跟風。

  • 書、劇、電影嘅觀後感:睇完一本書、一套劇,記低你嘅感受同啟發。呢啲記錄會幫你明白,點樣嘅故事同價值觀同你最有共鳴。

  • 個人偏好導圖:畫一張屬於你嘅「人生地圖」,將你嘅興趣、夢想同目標連繫起來,幫你視覺化自己嘅人生藍圖。

  • 100件事清單:列出你想試、想做嘅100件事,無論係大(去環遊世界)定細(試下煮一餐新菜),呢個清單會畀你無限動力去追夢!

  • 練習1 個人偏好導圖

  • 練習2 腦內解剖圖

  • 練習3 想做的100件事清單

  • 練習4 「理想目標」的許願籤

  • 練習5 抒壓清單

重溫筆記,重新發現自己

最令我震撼嘅係,書中提到重溫自己嘅筆記真是一個「照妖鏡」!你會見到自己點樣喺唔同階段成長、改變,甚至發現以前嘅自己點樣「唔知自己想要啲乜」。透過重溫,你會更清楚自己嘅人生目標,學會同無謂嘅壓力同選擇講拜拜,唔再隨波逐流。呢個過程好似同自己傾偈,幫你同內心嘅真我連繫起來,仲可以畀你勇氣去改善同進步。

點解你要即刻拎起呢本書?

老實講,我一開始覺得「手帳」好似好麻煩,仲以為係啲文青嘅玩意。但睇完呢本書,我完全改觀!作者用好貼地嘅語言同例子,教你點樣將手帳變成一個超實用嘅人生工具。書中嘅25個妙招好易上手,無論你係忙到飛起嘅上班族,定係迷惘嘅學生,都一定搵到啱你嘅方法。

如果你成日覺得人生無方向,或者好想追夢但唔知點起步,呢本書會畀你一個全新嘅角度。佢唔係要你變成一個「完美嘅人」,而係教你點樣同自己做朋友,了解自己嘅需要同夢想,然後一步步將佢哋實現。讀完之後,我開始試著寫每日筆記,結果真係好似搵到一個「人生教練」,每日都多咗一份動力同清晰感!

準備好未?用筆記改變人生!

試想吓,如果你可以用一枝筆、一本簿,就搵到屬於自己嘅人生方向,甩開無謂嘅迷霧同壓力,係咪好值得一試?《實踐你夢想的第1本筆記書》唔單止係一本書,仲係一個邀請——邀請你同自己重新連繫,活出真真正正屬於你嘅人生。快啲拎起呢本書,開始你嘅手帳之旅,保證你會愛上呢個簡單又改變人生嘅習慣!


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

《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》書評:甩開包袱,活出真我嘅人生清理術

《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》書評:甩開包袱,活出真我嘅人生清理術

如果你曾經覺得人生好似揹住一籮筐嘅壓力,成日為啲唔重要嘅人、事、物而煩惱,咁《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:活出理想人生的身心靈清理法則》絕對係你嘅救星!呢本書好似一記當頭棒喝,教你點樣同「心煩」嘅人生講拜拜,搵到屬於自己嘅輕鬆同自由。

心動定心煩?人生嘅斷捨離哲學

作者提到佢有睇過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,將人生所有事分為「心動」同「心煩」兩大類。聽落好簡單,但做到真是一個大挑戰!書中教你用一個實際嘅角度去審視人生:每做一件事之前,都要問自己——呢件事值唔值得我付出金錢、時間、心力?如果答案係「唔值」,就果斷同佢say goodbye!呢個「幹捨離」嘅思維真是一個game changer,幫你將人生嘅雜物清走,留低真正令你開心嘅東西。

「管他去死」嘅四大清理範疇

書中將人生嘅「斷捨離」分成四個層次,由易到難,逐步教你點樣將「管他去死」融入生活:

  1. 事物:呢個係最容易入手嘅類別。屋企堆滿唔再用嘅衫、雜物,或者手機入面一堆無聊app,統統都可以即刻清!斷捨離之後,你會發現環境同心情都變得清爽。
  2. 工作:我哋點都有啲工作上嘅「煩事」,例如無意義嘅會議、雞毛蒜皮嘅同事紛爭。書中教你點樣識別同甩開呢啲「心煩」任務,專注喺真正有價值嘅工作。
  3. 朋友、點頭之交、陌生人:呢個有啲挑戰,因為人情壓力真是一個大魔頭。你有冇試過為咗唔想傷害別人,而勉強同啲唔啱key嘅朋友keep住聯繫?作者教你點樣優雅地同呢啲關係講再見,釋放自己嘅時間同能量。
  4. 家人同親戚:呢個係終極boss級難度!特別係同家人有唔同嘅政治、宗教立場,或者親戚總愛喺團年飯上「關心」你嘅人生大事。書中提供實用嘅方法,幫你喺愛同界線之間搵到平衡,唔再被「應該」綁架。

點解你應該即刻拎起呢本書?

老實講,我睇呢本書嘅時候真係好快手,因為我以為自己已經係個「開悟者」,平時好似好懂得清理人生嘅垃圾。但點知,睇完先發現自己有啲地方原來仲係「王八蛋」心態,仲有好多進步空間!例如,我有冇真係做到「不抱歉的清理法」?有冇真心同啲無謂嘅壓力講拜拜?呢本書好似一面鏡,照出你點樣喺唔知唔覺間被社會期望同他人目光綁住。

如果你係一個太在意別人眼光,甚至因為「唔想令人失望」而犧牲自己快樂嘅人,呢本書真是一個及時雨。佢唔係教你變自私,而係教你點樣喺愛自己同愛別人之間搵到平衡。書中嘅例子好貼地,作者仲好幽默咁分享自己嘅人生教訓,讀起來完全唔沉悶,仲會忍唔住笑出聲!

共鳴點:你準備好未?

試問有邊個唔想人生輕鬆啲?無論你係被工作壓到喘不過氣,定係成日為啲人際關係嘅「應該」而煩惱,呢本書都會畀你一個全新嘅視角,去重新審視你嘅人生選擇。佢唔係要你同全世界割席,而係教你點樣有智慧咁放下,搵到真正屬於你嘅自由同快樂。

所以,仲等咩?拎起《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》,畀自己一個機會,試下「管他去死」嘅人生清理術!或者你會同我一樣,睇完之後覺得:原來,人生真係可以咁輕鬆!

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

我們想去的地方 作者 張琉珍

好耐冇睇過小說類0既書,見到《我們想去的地方》就俾個書名吸引左,隨便睇睇簡介,之後就借左黎睇,睇完後覺得好普通,冇乜特別,故事係講三個打工女仔藉住投資以太坊而賺到啲錢,過程不斷講以太坊0既價錢升升跌跌,由於我睇野好表面,所以冇覺得好睇,但心底有覺得有啲野,就係我地『呢啲人(打工仔)』就好似書中三個女主角一樣,成日都會有著一顆只想靠投資、賭博、買六合彩去達到突然發達、變有錢,唔駛做0既心,主要原因係因為日復一復,返工放工,每個月都用份人工去修補一個永遠都沒法修補好的破洞,沒有希望。


當我再睇吓啲書評及解讀,先開始有點明白點解呢本書會攞到奬,書中描述到女主角的生活就講緊現時大部份年輕人的困局,所以可以令到好多人有共鳴,其實我地都只係想工作有點希望,可以令到自己及屋企人身活更好,但好似無論你點努力都做唔到咁,而最後三個女主角藉住投資以太坊而賺到錢,呢個亦都應該係讀者都希望自己做到0既事。


「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留下了某種我們不曾意識到的,過去曾經擁有過、但如今早已悄然消逝的痕跡,我們都擁有著一張只能靠薪水過活的臉。」——《我們想去的地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