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

僧人心態:從道場到職場,訓練你的心,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

呢本書本來覺得好悶,因為有一章講點放下仇恨,但由於我本來冇乜仇恨感,所以冇乜心機睇,但睇到接近一半就開始講『法』,如何覺察自己的日常,去搵出自己的長處,再實現自己的『法』,以達到內在的喜悅。『法』呢樣野一直都係我尋找0既野,

1. 觀察自己除工作及睡眠以外,其餘時間會用黎做乜,從而判斷自己的價值觀及喜好,看看自己是否知行合一。

2. 遠離負面情緒及批判等,沒有人是完美,將所有事情及說話都轉向正面

3. 抽離不等於冷漠,就好似去旅行租車咁,你可以當吓享受嗰架車,但你知道架車不屬於你,你反而更珍惜可以駕架車的時間。

4. 所有日常生活都有靈性,問題只係你有冇覺知到及活出其中的意圖

5. 當你希望怎樣的時,不要抱著乜都唔做便會達到的心態,而係要諗吓如何行動去達成你的希望

6. 熱情+專長+有用=『法』

7. 大腦本能,例如懶惰、怕改變都會阻礙你實淺『法』

8. 進行任何活動後,問自己以下問題:

a. 我喜歡這個活動的那個部份?

b. 我擅長嗎?

c. 我會想閱讀、了解和花很多時間做這件事嗎?

d. 我有求進步的動力嗎?

e. 是甚麽讓我感覺舒服或不舒服?

f. 我的舒服是正面的(能讓我成長的挑戰)抑或是負面的?

探索自己種姓時,關鍵問題是:我享受這個過程嗎? 別人喜歡這個結果嗎?

9. 地點有能量,喺指定地點做指定0既事,例如飯廳淨係食飯;時間有記憶,喺指定時間做指定0既事,例如晚飯時間淨係食晚飯。

10. 記住兩件事,記住別人對自己做過的好事,以及記住自己對別人做過的壞事;
忘記兩件事,忘記別人對自己做過的壞事,以及忘記自己對別人做過的好事。

11. 現時你有的野,以前屬於別人,將來亦會屬於別人。

12. 「對萬物心懷感恩,包括平凡的事物在內,尤其是平凡的事物。」-佩瑪.丘卓

13. 感恩與安於不足是有分別的。